涇陽磚茶的制作工序可以分解為: 1、開包去雜: 將從湖南安化運來的經過壓榨的茶包打開,將茶傾倒在長方形特大木板上,木板兩邊的檢茶工人進行手工去除茶中雜質。

2、剁茶: 剁茶工人用大扎刀反復不停的將去過雜的原茶剁碎。這一道工序是制作涇陽磚茶的頭等出力活。

3、過籮、過篩: 制茶工將剁碎的茶葉分別過籮、過篩,選取5—7公分的茶葉備用,長于7公分的茶葉將被繼續剁碎,過下的碎茶及茶沫不用。

4、備水: 取一定比例涇陽某區域地下生水,先天下午倒進埋入地下的缸內,另取一定比例涇陽某區域地下水燒開,兌入缸內,捂蓋發酵12小時待用。

5、熬茶釉: 取適量茶葉加適量備用水,于先天上午先武火后文火熬制12小時,熬出茶釉,此釉稱新釉;取適量老茶釉做酵母作用,配適量茶葉和備用水于先天下午文火熬制6小時,此釉稱老釉。第二天早上將新釉與老釉按一定比例兌入待用。 6、打吊(又稱稱茶): 將剁碎的茶用秤平均稱量,每秤5斤為一鍋。 7、端殼郎(又稱暢鍋、炒茶): 炒茶工將鐵鍋燒至一定溫度,舀入一瓢兌好的茶釉,鍋內頃刻白氣蒸騰,茶釉充分浸潤熱鍋,復用小簸簱將稱好的5斤茶葉倒進炒鍋里,續舀一瓢兌好的茶釉倒入鍋內茶中,此時炒茶工快速用雙手分拿兩根蘋果樹木棍或桑樹木棍翻炒,其順序為先由兩邊到中心,再由下方到上方,將茶和茶釉拌勻,炒至一定溫度。

8、灌封: 將用多層手工麻紙糊成長1.2尺、寬0.8尺、厚0.1尺的茶封,夾在與此尺寸相配套的木;蜩F模即“梆子”內。灌封工人坐在“梆子”側邊,雙手捧起簸簱,一邊簸茶散氣,一邊灌茶進封使之飽滿。 9、捶茶(又稱筑茶): 這也是涇陽磚茶制作過程中很費力氣的一道工序。捶茶工人站在“梆子”正面,雙手提起約三尺長的特制茶錘或稱茶棍,將紙封內的茶陸續捶實。一般情況每封筑170——300棍,即“提棍”100——120下,“拐棍”50——80下。棍法分“四路”,即按從梆子前到梆子后排列4棍,不能錯亂。

10、扶梆子: 捶茶工人在捶茶時,另有一人“扶梆子”,即不斷幫助扒勻封口的茶,幫助釬門(即筑封口),幫助開關梆子安放封殼及取出茶封等。 11、錐封: 用鐵釬在茶封戳幾個深約1/2茶封長度的孔,以便使茶葉中多余的水分揮發。 12、捆扎: 出封后用麻繩將茶封十字捆扎,以便定型。 13、檢驗: 茶封捶成后由檢驗員逐個驗收、蓋印。

14、陰干: 徹底放完茶封內的水分,夏季時間為一月,冬季時間為兩個月。 15、發花: “發花”是制作涇陽磚茶的核心,也是涇陽磚茶區別于其他茶的關鍵工序。所以,“花”的多少是衡量磚茶質量的標準——花多則茶香,花好則茶佳。所謂“發花”,系指將筑制好的磚茶,置于一定溫、濕度的環境中,讓其磚身內生長繁殖一種黃色的真菌過程,這種黃色的真菌即為“冠突散囊菌”!肮谕簧⒛揖币环矫嫖詹枞~中的有效成分作為自身生長發育的營養,一方面通過自身的代謝,產生一系列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各類小分子化合物。 茶封陰晾至七、八成后,將茶封在木樓上按順序堆垛,并加棕片覆蓋,使其自行發花,待封皮紙包上俗稱“菜籽花”的黃點出現后,再打開垛堆,分晾1——2個月。此時,茶封放出芬芳香味,磚茶即告制作成功,可打包銷售。
|